新西兰服务器

专访|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

如果你听说过游戏《赛博朋克 2077》,那你一定不会对“Cyborg(赛博格)”或者“改造人”感到陌生。游戏中,人人都是半人半机械的“赛博格”,借助功能强大、种类繁多的义肢,可以轻松完成现实世界中不可能的事情,成为超人一般的存在。

倘若给你一个变成“赛博格”的机会,你愿意接受吗?

对于英国机器人科学家彼得·斯科特-摩根博士(Peter Scott-Morgan)来说,答案是“毫无疑问”,因为在他面前的另一条路上,死神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彼得出生于 1958 年,在人生的前 59 年里,他一直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幸福的家庭和成功的仕途。如果命运没有这么爱开玩笑,他大概率会保持这个状态安度晚年。

然而在 2017 年 11 月,彼得突然得知自己罹患肌萎缩侧索硬化(ALS),又称运动神经元病(MND)。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个更广为流传的名字叫 “渐冻症” ,病人大脑和脊髓中与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会不断死亡,导致运动、进食、呼吸等能力不断减弱,直至完全消失。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人会在确诊后的一年内去世,知名物理学家斯蒂芬·霍金生前就饱受其摧残。

至于彼得,医生告诉他,他距离生命的终点可能只剩下两年。

但这没有令彼得绝望,他说:“其实我确诊后的第一个想法,是如何告诉弗朗西斯(Francis,彼得的伴侣),同时确保他不会取消我们计划好的埃及之旅。”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紧接着,彼得开始思考如何度过接下来的时光:是像人一样死去,还是改造自己并以“赛博格”的身份活下去?

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:他严肃、认真地打算成为一个“赛博格”——为了自己,也为了科学。

自确诊以来,彼得逐渐丧失了移动能力、自理能力、吞咽能力、语言能力、呼吸能力(一部分),接受了胃造口、结肠造口、膀胱造口、全喉切除等大大小小的身体改造手术,用以维系基本的生理功能。

一晃三年过去了,他依旧在顽强地对抗命运,依靠大脑、眼睛、人工智能和各种电子设备与外界交流。

不仅如此,他还创立了关注残疾人和绝症患者需求的PSM慈善基金会,拍摄了激励人们继续热爱生活的纪录片,甚至出版了自传体回忆录《彼得2.0》,讲述自己成为“赛博格”的经历和心路历程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他表示,“我已如凤凰涅槃,余生将作为彼得2.0活下去。”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AI 是合作伙伴

作为一名机器人学家,彼得早在 1980 年代就设想过人类和机器人的“共生”关系,并且相信人类最终会与人工智能(AI)紧密关联。在他的第一本机器人教科书的最后,他写道:

“如果(人类)选择走上 ‘强化人’ 的道路,那么人类和机器人就有可能遵循同一条进化路线。如此一来,人类总有一天能够用更永久的机制取代其过于脆弱的肉体,并将超级计算机当作智能放大器。”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但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真正走上这条路,一条把自己当作实验对象的路。幸运的是,他的家人自始至终都支持他的决定,即使他们不一定完全理解他的计划。

事实上,就连彼得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应当做什么,大部分渐冻症人都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和资源去对抗命运,因此他没有太多先例可以参考——除了一个最有名的渐冻症病人:霍金。

提起渐冻症,霍金是大多数人最先联想到的名字,彼得也是如此。他在确诊不久后就接触了为霍金打造交流设备的英特尔团队,希望找到一些灵感。不过他最终发现,霍金对 AI 的态度与他截然不同。

霍金坚持对自己操作的系统有近乎 100% 的控制权,他所输出的内容必须与他的想法完全一致。在这个前提下,AI 难以插手。而彼得则对 AI 的力量非常乐观,对自己能够与 AI 协同工作和生活感到无比兴奋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在彼得看来,AI 是人类的合作伙伴,而非竞争对手。彼得举了个例子:AI 就像一名出色的爵士钢琴家,可以完成惊艳的独奏表演,但其潜力远未完全发挥,因为它缺少合作伙伴,譬如一名同样才华横溢的歌手。只有两者默契配合,才能发挥全部潜力。

“有些人对 AI 和人性持悲观态度,但从我所知道的一切来看,我对科技、机器人、AI 和元宇宙的力量非常乐观,”彼得表示。“许多人被困在虚弱且无能的身体中,我们已经看到了摆脱这种状况的曙光。”

“我爱你”

对于渐冻症病人来说,最痛苦的莫过于看着自己的身体机能不断退化和消失,因此彼得不得不争分夺秒,在某个能力还没消失的时候想出这个能力消失了该怎么办。

在还能正常进食和如厕的时候,彼得设想出了“三重造口手术”,通过胃造口、结肠造口、膀胱造口三项手术来维系未来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。在还能控制轮椅的时候,彼得想像从前一样站起来,于是他联系轮椅公司 Permobil 定制了一台特殊轮椅,可以绑着他然后垂直立起来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图 | 借助轮椅“站起来”的彼得(来源:Channel4)

彼得接下来面对的问题更加棘手。渐冻症已经开始影响他的呼吸能力,这意味着他不得不进行全喉切除手术,否则很可能会被唾液呛死或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,但手术的后果就是彻底失去声音——有的人宁愿死去也不愿接受这种手术,因为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。

因此趁自己还能发声,彼得迅速联系了语音技术研发专家马修·艾莱特博士(Matthew Aylett),他不希望自己以后的声音听起来像机器人或者是别人的声音。他想要尽可能地复刻自己的声音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这项工作由艾莱特博士领导的 CereProc 公司完成。他们捕捉了数百条彼得的原声语音,然后利用 AI 工具制作了与彼得音色十分相近的合成语音。

这听起来简单,但彼得的要求极高,比如语音不仅要和他的声音极度相似,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情感色彩。如果没有 AI 技术的帮助,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。

整个项目历时超过一年,彼得在录音棚的时间就长达数周,期间还经历了返工重做,最终才拿到了令所有人满意的声音。AI 合成声音听起来确实很接近人类的声音,而且还能唱歌——此时的彼得每说几个单词就要停下来休息几秒,对他来说,唱歌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。

满意的彼得迈出了成为“彼得 2.0”的最重要的一步,也就是实施全喉切除手术。手术前,他对伴侣说出了最后一句话:“我爱你。”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彼得 2.0 的雏形

现在彼得有了 AI 合成的声音,但还不够,他需要更多工具才能表达他的思想。换句话说,如果“彼得 2.0”不能准确传达他的思想,那就不能称其为“彼得 2.0”,因为他最起码得是彼得 1.0。

彼得一开始寄希望于脑机接口技术(BCI),然而尝试之后,他不得不转寻它法。彼得认为,目前的 BCI 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展,但仍然无法满足他对文字输出效率和效果的要求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更棘手的是,一些 BCI 技术侧重于对运动神经细胞的捕捉,但渐冻症患者脑内的运动神经细胞会受到损伤,因此 BCI 技术无法成为他的长期解决方案。

那摆在他面前的另一条路就是打字,像霍金一样,用眼睛和面部肌肉打字。在这点上,彼得依旧希望并相信 AI 能带给他从未有过的体验。

通过与 Permobil、联想、英特尔、CereProc 等公司合作,彼得成功改造了他的轮椅,在上面安装了机械臂、摄像头、笔记本电脑等设备。他的轮椅看起来就像一个灵活的工作台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图 | 彼得 2.0 的现状(来源:彼得)

需要打字时,彼得会看向屏幕,上面有软键盘、文本框和确认/删除之类的按钮,摄像头会精确地追踪他的眼睛,然后打出对应的字母。在这个过程中,由深度神经网络驱动的AI系统会预测他想打出什么单词或说出什么句子,继而提供各种建议。

这套系统会不断更新,彼得和技术团队希望可以做到更好地联系上下文,并且结合彼得的习惯进行预测。

当彼得完成一段话后,他可以进行最终校对和润色。经过他的确认后,AI 系统会把文字输出给负责生成声音的 AI 系统,融入彼得的音色并播放出来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彼得认为,AI 不应当凌驾于他的想法之上,但适当地让 AI 参与决策并非坏事,只要它让自己听起来更聪明、更有趣。正如前文所说,人和 AI 是伙伴关系,相辅相成。

“你可以把这套系统想象成你手机上的智能预测输入法,”彼得表示。“它现在还很原始,但它会不断学习进步,我希望几年后它不再需要手动润色,可以比我更了解我!”

除此之外,彼得的胸前还放着一个屏幕,显示着他的虚拟化身,也可以说是“彼得 2.0”的样子。这个虚拟化身可以眨眼,配合 AI 系统输出的声音张嘴闭嘴,但它还不会笑和表达复杂情绪——技术团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(来源:资料图)

始于 AI,但不止于 AI

彼得相信,AI 的潜力不应该只用在轮椅上。他接下来计划建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科技建筑,项目名为 HighCliff(高崖)

在彼得的设想中,HighCliff 将成为一个开创性的人工智能实验室,充满高科技传感器和电子设备,里面的灯光、温度、音乐都可以轻松控制。每一个在里面生活和工作的人,都能与 AI 互动和合作。在最理想的情况下,HighCliff 就像一个 AI 智能管家。

老实说,彼得自己也不知道 HighCliff 会是什么样子的:它将如何同时与每个需求不同的人互动?如何实现厨房、书房、娱乐室之间的数据快速传输?它会区别对待宠物狗、小孩和成年人吗?它如何满足老人和残疾人的独特需求?它是否能在彼得有生之年内问世?

这些问题一概没有答案,至少现在还没有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图 | 彼得和家人合影(来源:彼得)

“HighCliff 是一个独特的研究机会。未来三年,它将展示当人类和人工智能合作时, 两者如何变得更好。我们希望为每个人开辟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——与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合作——拥抱数字创新的力量,重塑和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方式,”彼得解释道。

当然,彼得不是一个人在努力。他和弗朗西斯于 2019 年创立了 The Scott-Morgan Foundation(SMF) 慈善基金会,希望吸引世界顶级人才和公司参与其中,一起实现包括 HighCliff 在内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。

彼得创立 SMF 基金会的初衷是为了“完全改写残疾的未来”,让脆弱的人变得安全,让无力的人变得强壮。他希望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,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残疾的看法,为全球所有极度残疾人和所谓的绝症患者“点亮一盏不灭的希望灯塔,引导他们走出黑暗”。

专访|<a href=英国科学家彼得·摩根患渐冻症后,将自己改造成「半机械人」,“三重造口手术”结合特殊轮椅实现垂直站立”>图 | SMF 基金会网站(来源:资料图)

彼得相信科技会拯救他和跟他相似的人。

“我所有的早期科学教育都源自神秘博士和星际迷航,他们教会我,如果你足够聪明、足够勇敢,并且能够使用高科技,那么一切皆有可能,”彼得解释道。

AI 是科技的一部分,但不是全部,诸如外骨骼和义肢一类的技术也可以发挥作用。彼得认为,他最看好的方向是元宇宙,因为无论是外骨骼还是义肢,都局限于人类脆弱的肉身上,而元宇宙让他看到了向往已久的自由。

彼得心中的元宇宙不是过家家的 VR 游戏,而是通过脑机接口之类的技术让数十亿人紧密连接,每个人都有 AI 化身,拥有完全的选择自由。这是他希望在 2050 年(92岁)看到的景象,如果他那时还活着。

渐冻症夺走了彼得的运动能力,但没有夺走他的思考能力,他的大脑每天都在飞速运转,思考各式各样的问题,如何面对死亡就是其中之一。

对于一个渐冻症晚期患者来说,死亡如影随形,但对于一个“赛博格”来说,死亡并不可怕,至少彼得是这样认为的。他拿出了前面提到的“爵士乐钢琴师”的例子:如果有一天,搭配多年的钢琴师和歌手不得不分开,那么钢琴师依旧可以独奏,而且很可能学会了如歌手一般歌唱。

这个例子背后的重点是,如果某人的意识可以与其周围的技术深度交织在一起,那么也许生物层面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死亡。

彼得坚信,他现在为“彼得 2.0”所做的一切,必将为未来的某一天被世界上某个角落的某个人所用。如果对技术善加利用,那么“今天活着的大多数人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人类时代”。

[英国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